知恩院
http://www.chion-in.or.jp/index.php
知恩院是一個佛教寺院。建於平安末期(1234年),是日本淨土宗的發源地,淨土宗是法然上人創於1175年,後來發展成一個很龐大佛教教派,日本國內外就有七千多座淨土宗寺院,知恩院為其總本山。
淨土宗信仰阿彌陀佛,是漢傳佛教十宗之一,信仰的中心思想是念誦阿彌陀佛聖號就可以在往生後前往西方極樂淨土。在法然上人之前,日本並沒有淨土信仰,因此相傳法然上人是勢至菩薩的化身,知恩院內的勢至堂,就是為了紀念法然上人。
上面的看看就好,來知恩院當然是要來找七不思議阿。
七不思議分別為:
白木棺-三門的二樓中存放著棺木,棺木裡面是建造三門的工頭夫婦的木像。
忘記傘-建寺時有位工人把傘放在大殿正面東側屋樑忘了帶走。
鶯飛走廊-由大殿通往大、小方丈之間550公尺的長廊,每走一步地板就會發出如黃鶯鳴啼的聲音,因此得名。
三面貓-在大方丈走廊杉木板上有一幅貓畫,由各角度觀看,都像是貓在看你。
瓜生石-位在黑門附近,傳說這顆石頭會開花並結出黃瓜。
大杓子-在大方丈走廊屋樑上不知道為什麼的放了一個大杓子,據說長三公尺 、重達三十公斤。
逃脫雀-傳說大方丈有一個叫「菊之間」的房間,它的紙門上畫著一隻麻雀,因為畫得太逼真,結果麻雀真的飛走了,只留下畫痕。
三門
到知恩院最先看到的是「三門」,一個灰熊大的木造門,是1621年修建的。
知恩院的三門規模是日本現存木造三門中最大的,被稱為日本三大門之一。
這裡有七不思議之一「白木棺」。
當初建造三門的工頭五味金右衛門因為把三門做得太大而超出預算,夫婦兩為了表示負責以死謝罪,後來將白木棺放在三門的二樓中以紀念這對夫婦,木棺中收藏著這對夫婦的木像。
<↑從網站上抓下來的>
*京都三大門「東本願寺大師堂門」、「京都南禪寺三門」、「京都知恩院三門」。
*「三門」不是指三個實質的門,是指無形的「三解脫門」。要經過空門、無相門、無願門才能達到涅盤解脫之境界。
就是走過這扇門可以拋開紅塵的俗事啦,但我比較希望走過這扇門就可以拋開雨神的糾纏,賣戈樂阿啦。
御影堂
進到御影堂裡要脫鞋,我的腳已經濕到踩在木質地板上會留下水腳印,好糗。
正在舉行法會,御影堂裡滿滿的人。
從御影堂走到阿彌陀堂,後面在施工,很多地方都封起來了,憾。御影堂好像從今年的12月也要開始維修。
阿彌陀堂
沿著御影堂外圍的木質走道繞了一圈,找到了另一個七不思議。
七不思議之一「忘記傘」。
據說是建寺時有位工人把傘放在大殿的正面東側屋樑忘了帶走。
有找到傘在哪裡嗎??
走出御影堂,隨意在院裡繞繞,不小心走到納骨塔,兩個俗辣郎嚇一跳後一陣亂竄,不知怎地找到大鐘樓
。
大鐘樓
好大一個鐘,1636年鑄造,重70噸,高3.3米,口徑2.8米,是日本最大的鐘。
每年的除夕夜,知恩院會有17位僧侶從晚上 11點多開始敲鐘,連敲108下,稱為「除夜の鐘」,象徵著懺悔前一年的過失以及去除百八煩惱。
知恩院佔地廣大,可是沒一會兒就逛完了,因為下圖粉紅色的部分都封起來了~維修ing。
原本很期待七不思議的,沒想到只能看到白木棺跟忘記傘。
到販賣部躲雨,無聊到拿早上在錦市場買的甜甜圈出來玩。
等雨勢變小,走下男坂回到三門。
站在三門下發了一會呆。
三門,無論是有形或無形,都劃開了兩個世界。
走過三門踏進知恩院,受到佛教氛圍影響,音量變小,動作變輕,心情也變好了(也有可能是因為終於有地方躲雨了)。聽著御影堂傳出的誦經聲,看著7百多年的古木建築,無論是否為宗教信仰者,到宗教場所總是能讓我內心平靜peace
,真希望在三門的這一邊得到的心靈平靜可以一直保持。
走過三門踏出知恩院,雨還是嘩啦嘩啦嘩啦地下個沒完沒了,幾分鐘前在三門內得到的心靈平靜馬上消失殆盡,瞬間暴躁上身,真的是三門內外兩個世界,呵呵。
離開知恩院,沿著神宮道往北走,過了青蓮院,平安神宮的超大紅鳥居就在正前方。